<pre id="psvi9"></pre>

  • <ruby id="psvi9"><div id="psvi9"></div></ruby>

  • 加載中...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德育縱橫 > 德育文摘

    德育文摘

    解決沖突的頂級智慧:非暴力溝通

    發(fā)布人:管理員 發(fā)布時間:發(fā)布時間:2017-05-23
        1497247127658859.jpg

              語言暴力,在當(dāng)今的社會中,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遇到過。有些人說話不招人喜歡,專撿人家不愛聽的話說,說話直來直去,能噎得別人張口說不出話來。有些人甚至?xí)驯┝φZ言作為攻擊別人的武器來使用,結(jié)果可想而知,非但不解決問題,還結(jié)下仇人,得不償失。
        最近看了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真能教會我們?nèi)绾胃玫恼f話,說不傷人的話,說更有智慧的話。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xué)臨床心理學(xué)博士,早年師從心理學(xué)大師卡爾·羅杰斯,后來他發(fā)展出極具啟發(fā)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幫助人們更好、更有智慧、更有效率、更和諧地溝通。由于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fā)的和平之橋獎。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也被稱作“愛的語言”,如果依照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談話和聆聽,我們就不會粗暴地對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就會重塑我們對沖突的積極思維方式,從而打開愛和理解的大門,增進與他人的聯(lián)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時,使用非暴力溝通的主要方法和步驟:

            一、客觀描述你觀察到的事實,不帶道德評判。

            印度哲學(xué)家克里希那穆提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我們習(xí)慣于對看到的人及行為做出反應(yīng),給出評判和分析。比如“你怎么老是回家這么晚”、“你總是遲到”,這很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和抗拒,而如果你描述觀察到的事實: “你一周有四天的時間都是晚上十點之后才回家”、“我看到你一周有三個遲到記錄”,對方就會平靜地聽取。

            二、體會和表達你的感受。

            與他人發(fā)生沖突時,要善于體驗當(dāng)下的自己的感受,并用具體的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難過、憂傷、痛苦、孤獨、害怕、開心、愉悅等)。例如:“我看到你一周有三個遲到記錄,我感到難過”。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強調(diào),你有所感受的根源不在于別人的行為刺激,而在于你自己本身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例如:一個人生氣是因為他的某個需求(如身體的需要、被尊重、被愛的需要等)沒有得到滿足。明白了這一點,在溝通時就應(yīng)該不去指責(zé)別人,而是從自身找到情緒波動的原因。對他人的指責(zé)、批判、評論以及分析,其實反映了我們自己的需要和價值觀。如果我們通過指責(zé)、批判別人來提出自己的主張,別人的反應(yīng)往往是申辯和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并能體會到別人的需要,那么對方就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yīng)。

            必須強調(diào)的是:要體會和表達你的感受,而非表達你的想法。要注意區(qū)分感受和想法:當(dāng)我們說自己很難過、憂傷、痛苦、孤獨、害怕、開心、愉悅時,是在表達感受;但當(dāng)我們說,我覺得“被拋棄”“被拒絕”“被利用”“被誤解”“得不到支持”等時,常常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

            三、明確具體的提出你的請求。

            清楚地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做什么,而不是希望他不做什么。例如,告訴對方”我希望你每天八點按時到崗上班“,而不是“我希望你不要遲到”。

            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例如“我希望你在我過生日時送我一束鮮花”,而不是“你以后要對我好一點”。

            提出請求后,最好與對方核對一下,問問對方是否明確你的請求是什么具體內(nèi)容,請對方給予反饋,并表示感謝。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總結(jié)他的非暴力溝通的目的說:非暴力溝通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而不是要改變我們自己和他人來迎合彼此。
      要更好地學(xué)會非暴力溝通,我們需要提高以下幾項技能:
            一、學(xué)會傾聽:
      如何傾聽?
      1. 放下你已有的想法和判斷;
      2. 全身心的體會對方;
      3. 給他人反饋,主動表達理解;
      4. 不要急于分析、提建議和安慰,特別是當(dāng)別人遭遇不幸時。
      5. 別人生氣時,不要說“但是”,要耐心傾聽;
      6. 持續(xù)保持關(guān)注,創(chuàng)造條件讓對方充分表達。
      如何判斷傾聽取得了效果?當(dāng)對方感到自己得到充分傾聽的時候,他會停止談話,我們將能體會到氣氛變得輕松。
      當(dāng)你痛苦煩躁到無法傾聽別人時,說明我們自己也需要關(guān)心,這個時候該如何處理呢?
      1. 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們覺察并照顧到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有能力迅速調(diào)整好我們的狀態(tài),來傾聽別人;
      2. 如果已做不到體會自己,那就大聲地提出請求。比如大聲說:“我現(xiàn)在很痛苦,我需要安靜?!?當(dāng)你這么說了,別人也就能體會到你的感受;
      3. 如果對方也處于激烈的情緒中,無法留意你的感受和需要,那么還有一個選擇就是,離開,換一個環(huán)境,讓自己平靜下來。
      二、學(xué)會愛自己:
      1.轉(zhuǎn)變自我評價的方式,有助于自我學(xué)習(xí)和成長;
      2.認識到自責(zé)是因為有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專注于我們尚未滿足的需求,考慮如何建設(shè)性地滿足它;
      3. 照顧好自己,自我寬??;
      4. 覺察自己的行為動機,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
      三、學(xué)會表達憤怒:
         1、停下來,深呼吸,什么都別做;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3、體會自己的需要;
            4、表達感受,并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
      四、學(xué)會表達感激:
      1. 告訴別人,他做了哪些對我們有益的行為; 
           2.  這些有益的行為使得我們的哪些需求得到了滿足;
      3、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愛的語言”,是一種神奇而平和的溝通方式,它使人們能夠相互傾聽、理解并尊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尋求滿足彼此需要的方法,實現(xiàn)由衷的互助。學(xué)會非暴力溝通會提升我們愛的能力: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dǎo)生活,讓愛融入我們的生活。正如作者馬歇爾.盧森堡所說:當(dāng)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
     


    分享到:
    智慧校園綜合平臺
    優(yōu)教班班通
    校訊通
    FTP
    校園辦公系統(tǒng)
    鄭州教育·文明博客
    鄭州市教育數(shù)字圖書館
    文明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 鄭州102高級中學(xué)版權(quán)所有 辦公室:0371-88926561 0371-88926562 教務(wù)處:0371-88926591 0371-88926592 數(shù)字地圖
    地址:鄭州市右江路1號 郵編:450000豫ICP備2020036059號-1 技術(shù)支持:羿??萍?/a>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_手活久久精品视频免费_国产中文视频_99久久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加勒比东京热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白浆精品永久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pre id="psvi9"></pre>

  • <ruby id="psvi9"><div id="psvi9"></div></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