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用勤奮架起成功的橋梁》
假如人生是一條船,那么勤奮便是船的指向標;假如人生是一只雄鷹,那么勤奮便是雄鷹高飛的羽翼;假如人生是一盞油燈,那么勤奮便是點亮油燈的火……先哲告訴我們: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要相信:天才出于勤奮。惟有勤奮才能成為我們成功的橋梁。
唐朝文學家韓愈曾經(jīng)說過:“業(yè)精于勤,荒于嬉。”也就是說,學業(yè)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于勤奮好學。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無邊的知識海洋里獵取到真智慧、實才干,才能不斷地開拓知識領(lǐng)域,武裝自己的頭腦,獲得知識的報酬。
有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有個叫陳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上一兩百變才能讀熟,但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知識與日俱增,后來終于“無書不讀“,成為博學之士。婦孺皆知的鄭板橋通過勤奮努力,成為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文學家。然而我們不要將視線局限于他的成就,我們應(yīng)該多想想當初天資愚鈍,記憶力不好的他是如何勤奮地先飛”的?是如何用以勤補拙的辦法來成就后來的佳譽的?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所以我們那些自以為自己沒有天賦的同學們完全沒有理由悲觀,要堅信只有付出勤奮的勞動就一定能成功。
只有勤奮,才能造就人才。否則,即使你智商再高,也不能獲得成功,只要獲得成功,勤奮是關(guān)鍵。當然勤奮不是嘴上說說就性,它需要我們拿出實際行動證明?,F(xiàn)在,我們要勤奮學習,只有勤奮,才能把我們的愿望變成現(xiàn)實。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揚起“勤奮”的風帆去搏擊風浪,讓我們用:“勤奮”的行動來鑄就我們高中的輝煌!同時也為我們的人生交一分滿意的答卷。
謝謝,我的演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