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psvi9"></pre>

  • <ruby id="psvi9"><div id="psvi9"></div></ruby>

  • 加載中...
    當前位置:首頁 > 學子天空 > 青春加油站

    青春加油站

    清華有個饅頭神

    發(fā)布人:管理員 發(fā)布時間:發(fā)布時間:2005-10-25

        2004年28歲的張立勇在清華大學第15食堂賣了八年饅頭,得了個外號“饅頭神”。 這樣一個外號當然不是隨隨便便就安在他頭上的:英語口語流利,托??歼^630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更是早早過關;在校外兼職英語家教,在清華餐飲中心英語培訓班司職主講老師;還在報紙上寫了不少文章。一本關于如何自學英語的書也完成過半,正有幾家出版社和若干書商積極與他商討出版事宜——而他的身份,不過是一個高中沒有讀完、在清華食堂賣饅頭的小師傅。也因此,才有清華的學生將他與《天龍八部》中那位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掃地僧”作比,“要說還是咱清華臥虎藏龍。少林有‘掃地僧’,咱們清華有‘饅頭神’,都一樣地驚世駭俗?!?

    清華有個“饅頭神”   

        如此“饅頭神”,不如給清華英語系作點貢獻,當個臨時助教肯定沒問題。

    ——水木清華 BBS

    張立勇開始引起清華學生關注是在2001年。在那之前,他雖然已經自學了好幾年,但還從未在賣饅頭的時候使用過英語,大概在面對清華的那些天之驕子時,多少還有些心理障礙。那天中午,因為下課普遍地晚,窗口擠擠挨挨地擁滿了太多的人,有些加塞的學生從兩邊遞進來各自的飯碗:兩個饅頭!三個,我要三個!……這么一迭連聲地叫著,加上那些不?;蝿拥娘埻?,搞得張立勇眼花繚亂。他停止賣饅頭,看著面前的學生:

    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while? (請等一下好嗎?)

    他的聲音并不大,但很清晰,至少學生們都聽見了,大家都懵了一下。窗口外就有了片刻的寧靜。

    Thanks  for  you  patience!(謝謝你的耐心!)

    張立勇又加了一句。

    窗口兩邊加塞的學生抽回伸進窗內的手和碗,回到后面排隊。

    張立勇年輕的臉上浮起一絲笑意。

    “師傅,我要十個饅頭!”一個顯然是來自南方的學生說。

    十個?張立勇愣了一下:“四個還是十個?”“十個!”學生肯定地說。張立勇知道南方學生發(fā)音經常四、十不分,就用英語問了一句:“four  or  ten?”“four,當然是four了;我肚量再大,也吃不下ten個饅頭呀!”學生笑答。張立勇也笑了笑,給他拿了四個饅頭。

    某日,兩個學生在窗口前討論一英文單詞詞義,bean能否指代豌豆?正當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爭論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窗口里面的張立勇搖了搖頭,說:“不對不對,bean是豆類的總稱,pea才是豌豆。”兩個學生聽了,嘆服而去。

    也就是從那天起,張立勇開始在窗口有意識地用英語賣飯,而這也很快成了清華園里的一道風景。每到開飯的時候,張立勇的饅頭窗口前總是排起一溜長隊,就連那些很少吃饅頭的學生也刻意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目的只是為了到窗口前與張立勇用英語過過招。

    不久,張立勇參加了當年的托福考試。成績下來,是630分,于是,許多人看他的目光中就更多了幾分敬服,因為對大部分考生而言,滿分為670分的托福,能考到600分,就很值得驕傲了。

    一時間,在水木清華BBS上,關于張立勇的話題成了大新聞。有的學生留言說,張立勇值得佩服和學習,說如此“饅頭神”,不如給清華英語系作點貢獻,當個臨時助教什么的肯定沒問題。還有人說,當初齊白石老先生既沒學歷也沒文憑,徐悲鴻照樣請老先生到美院里當教授,清華一向看重真才實學,應該給食堂賣饅頭的張師傅提供一個機會……張立勇雖然最后并沒有做成清華英語系的助教,但老師卻是切切實實地當上了:經人介紹,他給一個初三學生當英語家教,他教得耐心而細致,很快就培養(yǎng)起了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其在班上的成績排名也飛速上升。不過,當家教只能算是一種預演——2002年暑假期間,清華大學餐飲服務中心開辦首期餐飲服務人員英語培訓班,張立勇被慧眼識人的中心主任指定為惟一的主講教師。面對臺下數十位學生,張立勇痛痛快快地過了一把老師癮。

    “看著那些原本連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服務員在培訓班結束時,大多已經可以進行簡單的英語會話,那種成就感很難用言語來形容!”

    張立勇說,臉上洋溢著一種心滿意足的陶醉,很動人。

     

    知識是通向明天的金橋

    在清華聆聽大師的聲音……  

    對知識的索取近乎貪婪和迷狂——這是張立勇留給我的最深印象。而這種特質的形成,無疑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

    張立勇的家在贛南山區(qū)的崇義縣,地瘠民貧。1994年,高中二年級只讀了不到一半的張立勇,就滿心無奈地跟人到廣東打工。大學夢的破滅,至今仍是張立勇心中一道不愿觸及的傷口。兩年后,有人向他推薦到清華大學食堂賣飯的工作,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廣州一家工藝品廠車間主管的位置。對他來說,清華的名氣和聲望,著名學府里輕易就可以擁有的獲取知識的良好氛圍和環(huán)境,足可抵消他在收入和待遇上的所有犧牲。

    正所謂“廟門好入經難念”——到了清華之后,張立勇才知道,想在工作之余多學點知識有多么不易。早、中、晚三班,窗口前站上八九個小時,一天下來,已經是腰腿酸軟、疲累不堪了,加上住的是集體宿舍,鬧哄哄的人多事雜,想靜下心看看書簡直就是一種奢侈。好在他最終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去處——教學樓里的公共教室。第一次去教室看書,他心里忐忑不安,特別緊張,生怕一不小心被周圍的學生認出來。去的次數多了,才漸漸塌實,而且,那種融入大學生群體的感覺真好。

    張立勇最初自學英語是從一部隨身聽開始的,他購買大量英語教材和磁帶,包括每隔幾天就要更換一次的電池,這占了他日常消費中很大的一塊?!斑@些年下來,我至少用了10公斤電池?!睆埩⒂赂嬖V我。

    在清華園里,張立勇以英語知名,但他并不是只攻英語一門。他自學了計算機課程,廣泛閱讀與新聞采訪有關的專業(yè)書,旁聽經濟和法律課程,甚至還到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讀了三年的國際貿易專業(yè),拿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大專文憑。當然,甘苦自知:每星期四個晚上,他都要急匆匆地從清華趕到北大上課,金融、貿易、國際商法,這些專業(yè)課枯燥難學,他硬是一門一門地啃了下來,而最難的當屬微積分。這當然好理解,因為他連高中數學都沒有學全。有時,為了完成一道題,他甚至得熬到夜里兩三點鐘。上床睡不到一個小時,就得起身趕往食堂,上凌晨4點的早班。有好幾次,他都想到了放棄。業(yè)余時間里,同宿舍的伙伴們都在放松地娛樂,交朋友談戀愛唱卡拉OK,“我干嗎要這么苦,干嗎非得跟自己過不去呢?”他問自己。但他很快就想明白了:我來清華不就是想多學點兒東西嗎?我如果就此放棄,日后想后悔都來不及了!于是就堅持了下來。

    2001年,張立勇參加托??荚?,雖然拿到了630分的高分,但他沒有給國外的任何一所學校寄申請材料,因為他那時參加考試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檢驗一下自己的實力。他的打算是,等條件再成熟一些,一定要出國。他覺得人生必須出一次國才算得上完整。隔一年,他拿下北大成教學院的大專文憑,他突然又想去當一名專跑國際金融口的記者了?!澳憧?,我想出國,是因為我具有一定的英語水準;我想當一名金融記者,因為我學了三年的國際貿易專業(yè),而且讀了大量有關新聞采編方面的書籍——由此可見,知識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擁有了它,我也就擁有了一把改變自身命運的金鑰匙。也許我最終還會是一個碌碌無為、一無成就的人,但至少在現在,知識讓我擁有了一些我原先根本就不敢想像的機會和可能?!睆埩⒂抡f。

    張立勇還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只有放棄一時的小利,才會最終享有福澤綿長的大利,比如他的離開廣州到清華,便是一例。在廣州當主管顯然比在清華賣飯多掙不少錢,但廣州的工廠絕不會有清華園里那種似乎無處不在的濃厚的學習氛圍,更不可能讓他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能幸運地時時聆聽到那些大師的聲音。

    那當然也是張立勇最引以為樂的事情:清華園里經常會舉辦一些由國內外一流學者和專家登壇主講的講座,那些學者和專家都是各自專業(yè)領域里最富盛名的大師級人物,能夠常常聆聽他們的聲音,真要算得上一種福祉了。所以,只要能抽出時間,張立勇從不肯放過一次聽講座的機會。采訪中,他不止一次向我介紹他曾經聽過的那些講座,主講人中有大名鼎鼎的比爾· 蓋茨,有杜邦、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總裁,有外交部發(fā)言人,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

    這么講述的時候,張立勇的目光中洋溢著一種飛揚的神采,他那張年輕的臉,也在瞬間變得生動起來。

     

    英語角培養(yǎng)起最初的勇氣

    來自澳大利亞的新年祝?!? 

    2003年下半年,張立勇開始寫一本關于如何學習英語的書,書名暫定為《自學英語——勇敢者的游戲》。現在,書稿已經完成過半,已有幾家出版單位和若干書商來找他商討出書的事情。

    張立勇告訴我,他在書中主要是想向讀者灌輸這樣一種理念,即:學好英語的關鍵是必須具有在人前張口的勇氣。“李陽說英語是喊出來的;而‘喊’,是需要勇氣的。所以,說到底,自學英語就是一種勇敢者的游戲!”

    其實張立勇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跟許多人一樣缺少勇氣。看了大半年英語教材,聽了大半年英語磁帶,自我感覺挺好,可在人前就是張不開嘴。有一次路過清華園的英語角,便湊過去聽人家說。聽著聽著,有了一種要張口說說的沖動。一個男生走過來,跟他打招呼,他結結巴巴地回應著?!艾F在想想,真丟人,因為我根本就不是會話,而是一個一個地往外蹦單詞。”張立勇說。

    不過,張立勇是幸運的,因為跟他對話的男生正是英語角的一位主辦者,而且很是善解人意,所以,雖然張立勇的英語會話沒有一點水準,他還是充滿熱情地給了張立勇充分的肯定,而這份肯定無疑增加了張立勇的自信,一種原本不屬于他的勇氣,在他身上開始慢慢生長起來。

    英語角從此成了張立勇最愛光顧的地方。他開始大聲地問候每一個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并且與他們交談。這樣做的結果是,那些曾經是死板的甚至是毫無關聯的單詞和句子,都在他的嘴里鮮活起來。

    還有一個他不曾意料到的收獲:他在英語角居然交了許多朋友,他們中間既有外國留學生,還有清華的外教。這些朋友給他的幫助不僅體現在英語口語上。2002年暑假,他在餐飲中心的英語培訓班當老師,為了讓學生們感受到最純正的美式英語,他專門請來在英語角結識的好友蘇森,客串了兩堂課。蘇森來自美國,是清華高薪聘請的外國專家,張立勇能將他請來義務授課,面子已經很不小了。張立勇談起這件事情的時候,言語間很是感激蘇森的熱情相助;當然,對自己的社交能力也很感自豪。

    因為認識的外國朋友多了,張立勇就在他們中間搞了一次有關中國食品的調查,并最終形成了一篇近8000字的文章。這篇文章后來在中國食品報上,以《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食品》為題,分三次載完。那是張立勇第一次在報紙上發(fā)表文章,而且一上來就出手不凡,這也愈加增強了他日后當一名金融記者的自信。

    2004年春節(jié)前,張立勇收到了一封來自澳大利亞的電子郵件,寄信人名叫迪姆,一年前曾在清華留學,與張立勇在英語角相識后就成了好朋友。迪姆回國后一直都沒有中斷與張立勇的聯系。信中,迪姆寫道:“饅頭神(迪姆知道張立勇在清華園的這個外號,并且特別喜歡使用這個外號稱呼張立勇):你是我所認識的一位最了不起的中國年輕人,祝愿你春節(jié)愉快!”  

    分享到:
    智慧校園綜合平臺
    優(yōu)教班班通
    校訊通
    FTP
    校園辦公系統(tǒng)
    鄭州教育·文明博客
    鄭州市教育數字圖書館
    文明網
    教育信息網
    版權所有 ? 鄭州102高級中學版權所有 辦公室:0371-88926561 0371-88926562 教務處:0371-88926591 0371-88926592 數字地圖
    地址:鄭州市右江路1號 郵編:450000豫ICP備2020036059號-1 技術支持:羿??萍?/a>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_手活久久精品视频免费_国产中文视频_99久久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加勒比东京热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白浆精品永久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pre id="psvi9"></pre>

  • <ruby id="psvi9"><div id="psvi9"></div></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