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的主要對象是青少年,學校教育階段是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接班人,樹立怎樣的價值觀、道德觀?一直是教育者關(guān)心的問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為我們明確地指出了一個標準?!鞍藗€為榮,八個為恥”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容易在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的青少年中產(chǎn)生共鳴,“八榮八恥”言簡意賅,寓意深遠,不久的將來它必將成為青少年成長道路上的座右銘。
長期以來大量涌入的外來思想文化、急劇轉(zhuǎn)型的社會環(huán)境、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shù),對青少年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受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青少年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追求的目標是什么,幾十年建立的社會價值標準在部分青年的意識中已經(jīng)日漸淡漠,全社會都已經(jīng)意識到保存民族精粹的緊迫性?!鞍藰s八恥”及時、明確、規(guī)范地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為學校的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幾年來學校的德育工作抓得也非常嚴,但一直處在摸索階段,各學校雖然搞得有聲有色,但基本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以致德育工作雖年年抓,但效果不如人意。
“八榮八恥”一語破的揭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只要在青少年中常抓不懈,必將促成民眾統(tǒng)一的社會道德觀及思想價值觀。
學校的德育教育雖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同出一轍,但今后要明確提出榮辱觀教育,凸顯榮辱觀教育,使青少年在學校期間能形成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zhì)。
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在教育學生之前,首先自己要做到為人師表,躬身實踐,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質(zhì),使學校這方凈土培育出更多的不僅有知識、有文化,還要講公德、守紀律的社會公民。
其次,要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上大力凸顯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要將榮辱觀教育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工作中,把榮辱觀的基本要求同青少年的認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結(jié)合起來,不搞形式,不拔苗助長,而是把它當成一項工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扎扎實實地長期開展下去。
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要引導青少年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要堅持知行統(tǒng)一,將學校的教育在生產(chǎn)實踐中自覺地轉(zhuǎn)化成自身的優(yōu)秀品質(zhì),做到走出校園能夠經(jīng)得起生活和社會的檢驗。
清代著名思想家龔自珍說“世皆知恥,則國家永無恥矣;世不知恥,為國家大恥。”是否知榮辱,不僅關(guān)系到個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關(guān)系到民族、國家的興衰,教育者任重道遠。所以說,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扎實開展榮辱觀教育,既是一個基本要求,又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它如同一把尺子,一桿秤,量出了是非,稱出了標準。尤其在青少年意識模糊,思想動搖,行動猶豫的時候,教育學生用這把尺子來量一量,用這把稱來稱一稱,學生的心就會亮堂起來,盡快地走出低迷和彷徨,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