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作為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形式豐富多樣。而中原作為華夏的腹地、數(shù)代王朝的都城,擁有著其他城市無法媲美的文物資源和地理優(yōu)勢,被譽為“文化寶地”。為進一步培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感受中原厚重歷史,4月8日下午,鄭州市第102高級中學組織高一年級藝術班同學走進河南博物院,開展了以“穿越時空隧道,走進河南博物院”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擁抱凝結了先人智慧的文物,切實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
河南博物院是國家重點級博物館,展館占地面廣,綠植環(huán)繞;館中展品圍繞各個歷史時期中原都城文化以及都城中的人文生活進行解讀,共有6個主展館。
進入展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銅制人象雕塑,代表了“豫”,雕塑通體金黃,給人以宏偉震撼之感。
在老師們的引領下,同學們開啟文物之旅,參觀途中,同學們邊聽著歷史老師薛衡老師的精心講解,邊近距離欣賞到了各展館中有名的“鎮(zhèn)館之寶”。如賈湖骨笛、四神云氣圖、蓮鶴方壺等等。
博物院陳列的歷史文物和史料文獻深深地吸引著同學們,在輕松愉悅的參觀過程中感受著傳統(tǒng)文化的特殊魅力,同學們深切地了解到古代中原人民的智慧與文化,還有河南作為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核心發(fā)祥地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獨特的地位。
研學歸來途中,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研學活動,與歷史面對面,近距離的感受到了中原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班主任何培誼老師不禁感嘆道:“這里簡直就是學生的第二課堂,能讓讓學生獲得從課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