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教育最害怕出現(xiàn)兩個極端,一種是完全撒手不管,一種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長,而非花的本來的需求,只有默默耕耘,才能靜待花開的機會。
謹學班即六人班,從去年創(chuàng)辦,到今年已成為我們102中教育改革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執(zhí)教謹學班一年中,親眼目睹了它的發(fā)展和壯大,見證了每一位孩子的學習道路上的勤勉和成長,作為老師,我,有忙碌,有疲憊,有壓力,有失落,但更多的是收獲,喜悅和感慨!在教學中,真正地感受到了“靜待花開”的真正含義。
為什么要靜待花開?
先由一則故事開始說起:一位隱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勞,每年春天,臺階上的野草剛探出頭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隱士決定出遠門,叫了一位朋友幫他看守庭院。與他相反,這位朋友很懶,從不修剪臺階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瘋長。暮夏時,一株野草開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氳著一陣陣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蘭花一樣,不同的是花邊呈蠟黃色。這位朋友懷疑是它也是蘭花中的一種,便采擷了一些葉子和花朵去請教一位研究植物的專家。專家仔細地觀察了一陣,興奮地說:“這是蘭花的一個稀有品種,許多人窮盡了一生都很難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這種臘蘭的單株價至少是一萬元。
“臘蘭?!”這位朋友驚呆了。而當那位隱士知道這個結果時,驚呆的人又多了一個,他不無感慨地說:“其實那株臘蘭每年春天都會破土而出,只不過它剛發(fā)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開花,那么幾年前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了?!?/p>
雖然,這只是一則故事,但是卻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們更多的震撼,其實,我們的教育何嘗不是呢,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靜聽花開的聲音,教育同樣也需要等待。
課堂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囁嚅著嘴,想回答又說不出來,或者說來說去不在點子上。這時,作為教師的你,是急躁地打斷作一番暗示,還是給他們充分思考的時間?也許你為了急于聽到孩子“正確”的回答,過早地把現(xiàn)成的知識和盤托出,迫不及待地將知識填塞孩子們的頭腦……為什么不給孩子們多一點動腦筋的時間呢?這樣急于求成,最后給孩子們又帶來了什么?除了依賴,除了思考能力的漸漸弱化,又能得到什么呢?這些皆來自于我們?nèi)狈Φ却?/p>
還有,我們平時面對學生出現(xiàn)錯時的情景和心態(tài),無論是遲到,還是課堂上玩手機,抑或是其他,雖然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班里重申過,但是他或他們似乎充耳不聞,依舊在挑戰(zhàn)你容忍的極限,你會怎么辦呢?
我們往往會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給學生帶去一陣陣的“急風驟雨”,劈頭蓋臉的一頓怒斥,往往以為事情已經(jīng)處理完畢,但是之后呢,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學生并沒有任何的改變,在我們的怒斥聲中,我們的學生,變得越來越麻木,越來越堅韌,像一株迎風挺立的百折不撓的小草。在他們心中,甚至出現(xiàn)了“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的想法。
所說的種種,都在告訴我們一點:教育需要等待。
著名教育家甘國祥也認為:教育無非是撒下一顆種子,然后,等待歲月的撿拾。因此,教育絕對不能短視,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耐心地守候:等待種子發(fā)芽、吐綠,經(jīng)歷風霜雨雪……
我們教師要做的是給孩子們提供足夠肥沃的土地,靜心觀察花的種類,再以選擇耕耘方式在適度引導、除雜草、保豐茂。
謹學班因為班型和教學目標的特殊性,所以更加注重讓每個學生獲得更充分的教育,因材施教和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個性。
剛接手謹學班,由于班級布置的不同,在超于其他班的近距離接觸之下,讓我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六名學生真的是六種不同的性格。少年老成如張亞欽;性格開朗如王文寧,活潑愛動如周豪帥,思維敏銳如李勇戰(zhàn),天資聰慧如丁帥鵬,努力刻苦如馮凱凱。在課堂上,不同的學生不同的上課反應,近距離,你可以看關注到他們的一顰一笑,會與不會全都寫在了臉上。有的只要老師稍加點撥,引導,他就會像花一樣傲然怒放;有的學生盡管老師細心的呵護,分數(shù)依舊仍也遲遲不見攀升,再精心培育似乎也見不到期待中的花蕾。那該怎么辦呢?
一、關愛+等待 花兒欲放
去年我是從高三畢業(yè)班下來,直接任教謹學班,而謹學班學生則是從高一學生選出來組建的,因為之前和這些學生沒有太多的交集,所以第一次上課時,他們眼里面流露的那份陌生,讓我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更快的去熟悉他們以及讓他們熟悉我。于是乎,我比對待以往班級更加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身體、表現(xiàn);更加頻繁的跟他們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好興趣;考試或是小測結束,更加細致的幫著他們分析思想動態(tài)。有了這樣關愛,學生漸漸跟我熟稔了,我布置的作業(yè)他們也更高質(zhì)量的完成了。
雖然他們的學習緊張而有序,他們依舊是孩子,單純而簡單,時不時,給他們的小獎勵,或是棒棒糖,或是一個筆,都讓他們立馬激情萬丈,志氣昂揚!有學生上火了,給他們買來了菊花,讓他們泡水喝:端午節(jié),其他謹學班老師也給學生帶了香囊,驅(qū)蚊辟邪。
愛的教育,它從來就是雙贏的,在你付出的同時,你也收獲著。
二、鼓勵+等待 花兒綻放
如果在以往大班,一些學生往往因為表現(xiàn)平平,成績不理想而被忽視,被遺忘,但是在謹學班,因為人少,學生的個體差異,更容易被關注到。
馮凱凱,相比于其他學生的活潑愛笑,他更低調(diào)。學習努力,踏實刻苦,每次晚自習結束之后,他總是匆匆離開,不與其他同學同路,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學習時間。如果遇到問題,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才肯罷休。但是即便是這樣的努力,他的考試分數(shù)前期依舊不夠理想。有一次,在我公布分數(shù)的時候,我甚至發(fā)現(xiàn)他受傷了,而后他哭了。
對于這種類型的孩子,我們應該對他多一份理解,他付出得比別人多,但是分數(shù)卻不如別人,處理不好,他會更敏感,甚至自卑。
從那以后的課堂,我會給他比給其他同學更多關注的目光和微笑,與他促膝談心,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他的心。而且因為我也改變了我讀分的方式,只讀前三名。這樣對他來講也是一種保護。
但是真的沒想到,馮凱凱用他的執(zhí)著和堅韌,成績越來越好,在高三二測時,以高二學生身份,一舉取得比一本線高出107分的好成績!當時得知成績,真心替凱凱同學高興。
從凱凱同學這個實例,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必須要有耐心,學會牽著蝸牛散步,有靜等花開的心態(tài)。只要用心引導,盡心培養(yǎng),孩子總有綻放優(yōu)秀的一天。
所以,靜待花開、微笑期待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擔當,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平靜,是一種信念,是一種堅守,更是一種智慧。工作也好,生活也罷,我們需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耐心等待。等待是一次次的歷練,等待也是一種修為。帶著一顆愛心,靜等花開!當你真正做到的時候,總會有驚喜,總會有收獲!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請懷一份淡泊的心,靜靜等待著生命中花兒的綻放。靜靜等待著屬于孩子們的花季的到來!相信我們謹學班會越來越好!